2019年3月1日,厦门市红十字会召开第十届理事会第七次会议,回顾总结2018的工作,提出2019年的全市红十字工作主要设想,通报了2018年度市红十字会系统财务收支情况,表彰我市红十字人道奉献奖先进单位和个人。副市长、市红十字会长国桂荣出席会议并讲话。
厦门市副市长、市红十字会长国桂荣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市红十字系统取得的成绩:
2018年,全市红十字会系统秉承“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依法履行职责,热心服务群众,主动配合各级党委政府,在开展灾害救援、人道救助、应急救护,推动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遗体和器官捐献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特别是应急救护培训工作探索与实践情况,得到了中国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梁惠玲和市长庄稼汉等市领导均批示肯定;在全省红十字系统应急救护技大赛中夺得团体和个人双冠;“三献”各类捐献在全省红十字系统遥遥领先等,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国桂荣副市长要求全体理事和红十字专兼职工作人员:
要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发展道路。中国红十字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领导是红十字事业的根本保证。新形势下,我市红十字会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正确方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
要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切实发挥好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以及政府人道领域的助手作用
各级红十字会要积极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诉求,始终把努力改善最易受损害群众境况作为红十字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重心下移、工作下沉,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人道工作,架好党和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不断满足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要坚持聚焦主业主责,不断提升人道服务水平。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红十字事业发展的意见》,充分发挥红十字会在公众参与的应急救护培训中的主体作用,继续探索建立开放式、社会化的运行机制,做好应急救护培训工作。市红十字会计划在厦门医学院建设国家级应急救护培训示范基地,这项工作很重要,要立足高标准,做好论证、策划和建设工作。同时,更多的依托医疗机构开展培训。各区红十字会也要因地制宜建设公益培训基地,卫计部门要积极配合推动。加大“雪中送炭”的人道救助力度,把党的关怀送到有人道需要的群众当中去.要用好群众路线这个法宝,发动社会各界人士捐献爱心,当好群众的宣传员、组织人、协调者,积极打造人道救助平台。红十字会在做好登记、捐献服务、缅怀服务及困难救助等工作的同时,要与卫计委协力做好宣传动员工作,想方设法向民众普及捐献科学知识。医疗卫生机构要指定专人负责,及时提供潜在捐献者信息,共同做好捐献者家属的思想工作。市委文明办要积极支持,做好捐献志愿者的褒奖工作,引领助人为乐、移风易俗、殡葬改革新风尚,促进我市精神文明建设。
要推动改革创新,促进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我市红十字事业快速发展,取得了明显成绩,但也面临向高质量发展的新“瓶颈”。各级红十字会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充分尊重基层首创,及时总结推广基层好的经验做法,借鉴和吸收国内外有益经验,努力开创我市红十字事业新局面。
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蔡伟中在工作报告中指出: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厦门市红十字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坚持“补短板、惠民生”,改革创新、主动作为,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新进展:2018年工作回顾
持续打造生命救护品牌。积极发挥应急救护培训主体作用,得到了中国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梁惠玲和市长庄稼汉等市领导的批示肯定,在全省应急救护技能大赛中包揽团体、个人冠军;“三献”工作继续保持领先态势,各项捐献数据均排行全省第一,再创历史新高。
推动完善应急救援救助体系建设。新成立市直机关红十字应急救护志愿服务队(下设7支分队),逐步构建与政府应急救援体系联动的群众自救互救安全网络体系;扎实推进人道救助工作,连续第24年在元旦春节期间开展“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活动,慰问困难群众20611人次,用款296.12万元。
逐步提升人道资源动员能力。全市红十字系统全年共募集资金1728.29万元,募捐物资折款851.27万元,位列全省第一。
推进对台对外交流合作深入开展。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和对台合作交流。2018年,“厦金生命救助绿色通道”护送9名病患台胞返台。
夯实基层基础工作。按照群团改革强“三性”、去“四化”要求,积极推动基层组织建设示范点,湖里区、海沧区、集美区红十字会各有1个社区获得“2018年度省级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建设示范点”称号。
新思路:2019年重点工作
1提高政治站位,持之以恒加强党的建设
2019年,红十字系统要把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中之重,持之以恒加强党的建设。
2聚集主职主业,充分发挥人道领域助手作用
大力推动应急救护培训工作。建立全市统一的网络培训平台;加快全市培训体验基地建设;组织好全市应急救护技能大赛;推动配置体外除颤仪(AED);参与马拉松赛事、4A级以上景区的救护保障覆盖。
进一步健全应急救援体系。加强对现有应急救援队伍的培训,寻找有条件的街镇社区逐步建设备灾物资仓库,组织参与人防、防灾避险演练等,提升灾害应急救援水平。
实施精准人道救助。持续开展“红十字博爱送万家”、“红十字关爱进社区”等博爱系列救助行动,加强红十字博爱超市管理,积极搭建爱心互助平台,募集救急基金,实施突发灾害生命救助等。
依法做好“三献”工作。着力打造“爱心相髓”品牌,做好捐献服务工作。加强“三献”工作宣传和服务,大力加强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建设。着力打造“生命接力”品牌,建立健全人体器官捐献动员服务体系,不断提升服务专业化水平。
3深入推进改革创新,不断提升依法履职的能力和水平
要夯实基层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强上级红十字会对下级红十字会的业务指导、工作督查和财务监督力度。继续开展红十字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示范点创建活动。
要提高宣传传播实效。加强与厦门主流媒体合作,持续开展“世界红十字日”、“世界急救日”等宣传活动。要精心打造“网上红十字会”,放大宣传效果。要充分挖掘红十字文化遗产,推进厦门红十字文化活化工作。
要创新应急救护培训模式。建立开放式、社会化运行机制,积极与医学院、公办医疗机构进行合作,采取授权等方式,加大应急救护持证培训工作。与行业岗位培训机构合作,将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融入行业上岗培训。
要加强人道资源动员。主动引入互联网手段,建立多形式长效筹资机制。继续聚焦“博爱送万家”、“救·在身边”等募捐项目,推动与市工行积分献爱心项目。要借助厦门马拉松等重大活动平台,谋划生成公益项目。
要以“三转”为突破口提高队伍履职能力。以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为突破口,不断加强队伍建设,帮助解决群众最关心、最急迫问题,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